肉包其實一直以來對於日本料理都沒什麼太大的興趣
不過因為很愛海膽 所以都還是會留意網路上日本料理的食記
就在瘋狂想吃海膽的某陣子裡 無意間發現了紅小茶的格裡面有一間看起來很合肉包味的日本料理
於是就馬上找了愛吃日本料理的裘一同前往
沒想到...沒想到...沒想到這是一間有毒的日本料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肉包和裘吃了以後整個為之瘋狂
原本每個月都會有一次在不同餐廳吃飯的聚會 從此之後聚餐的地點就再也沒換過了
PS 肉包不懂日本料理 以下純粹分享入口後的單純感受與想法 沒有精闢的見解與評論 請多見諒
從中毒到現在肉包一共去過八次 前面五次都是在大隆路時期
現在的水竹已經搬到永春東路上 也換了更舒適高雅的環境
(不過念舊的肉包還是最愛大隆路的fu)
(因為停了很長一段時間沒寫格 所以之前去都沒有拍照 只有這次去的照片 請將就點看吧)
第一次到永春東路的時候就被門口這一長串文字感動到眼框泛淚
總是不多話、默默在吧檯內捏著壽司的阿裕師傅 原來也有這麼柔軟的一顆心
有別於一般日本料理店總是偏暗的色調 水竹簡潔的黑白搭配給人明亮的舒適感
這次去看到師傅們頭上有了新造型 挺cute
這位老師傅是阿裕師傅的堂哥 聽道阿裕師傅叫他哥哥的時候 我們還嚇了一跳
因為第一次去水竹時 我們還以為他是阿裕師傅的老北 XDDDDDDDD
老師傅雖然已經50幾歲了
但是不管是在做燒烤還是準備食材 那個認真的神情與背影都給人一種很帥很MAN的感覺
而和他閒聊的時候 他又總是露出靦腆的微笑 超可愛的啦~~~~
肉包和裘最愛他了
雖然永春東路這裡已經來三次了 但是肉包還是比較習慣之前那塊水藍色的下馱 (沒辦法 人家念舊嘛 >"<)
全部綜合在一張紙上的MENU
之前在小茶那兒看到的法國白桃也上了菜單囉~
話說水竹搬來這兒之後的裝潢跟氣氛都提高了許多 MENU怎麼不弄得再更精緻一點呢?
酸甜度剛剛好的嫩薑和新鮮現磨的山葵
對日本料理沒什麼研究的肉包之前一直吃的都是味道又濃又嗆的哇沙比
在水竹第一次體驗到了原來新鮮的山葵口感這麼溫順氣味這麼清香 超棒
(不過這真的是要現磨 後來有一次去吃大好物丼家 他們雖然也是新鮮山葵 但是香氣就明顯淡了許多)
醃漬大根
這個好脆好好吃 一點白蘿蔔的生腥味都沒有 帶有微微的梅子香甜就像在吃水果一樣
寒鯛握
清爽帶脆的口感沾上一點日式醬油就很好吃 新鮮 甚至連山葵都不用
這樣反而更能吃出魚肉最原始純粹的鮮甜哩
(吃了這麼多次從來沒問過魚料的名稱 為了寫格這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 XD)
鮪魚握
這個顏色好像糖果 好漂亮喔 ♥
水竹的握壽司飯量不會很多 吃起來剛剛好可以一個一口 肉包喜歡這樣
牡丹蝦握
咀嚼起來帶點黏稠口感的蝦肉緊實Q彈 一點點的腥味都沒有 好甜美
花枝握
切的很漂亮的花枝嚼感十足卻一點也不覺得韌
炙午魚握
連續四貫生魚握之後 送入這樣炙燒過後的握壽司 整個口腔都充滿了溫暖的感受
炙鮭魚握
肥嫩鮭魚微炙後光澤閃閃動人 豐富的油脂入口即化 而且一點也不覺膩口
即使是一向不愛生鮭魚油味的肉包也大為讚賞
炙比目魚鰭邊握
爆量的油脂口感綿密 炙燒後的魚油香氣真是迷人
海膽握
雖然是加拿大的海膽但是品質很好 入口後濃郁的海味在舌尖散開 好棒
以上是每次去都必點的"盛合握壽司"
黑牛握
第一次吃到黑牛握的時候驚為天人
美國黑牛入口後的香甜濃郁讓肉包跟裘完全說不出話來 從此列為每去必點
不過這次的感覺比起之前吃到的稍微遜色些 有點可惜
散壽司
這是請師傅特別幫我們分成兩份 所以是小碗版的
可以說是便宜大碗C/P值超高的散壽司
裡面有各種微炙過的魚料 甚至連比目魚鰭邊肉和海膽也都有喔!!
散壽司附的味增湯
雖然是附的 但是卻超豪華 裡面有牡丹蝦頭有魚肉有蛤蠣有豆腐 湯汁超鮮甜超好喝
黑牛串燒
厚切燒烤和薄片生食的口感截然不同 烤的時間不要太久才能享受到它的甜美多汁
甜點 紅豆湯
雖然很多人都說水竹搬到新址後 C/P值已不像舊址那麼高了
不過肉包仍然還是很愛它
小店要維持不容易 尤其在很多大型連鎖餐飲集團環伺的台中來說 更難
也許在想提供給客人更舒適美觀的用餐環境以及便宜大碗的價格上很難去取出一個店家與客人都雙贏的平衡
但是水竹對於所做出的料理那份專注與熱誠是吃的出來的
師傅們的制服上繡著"熊鶴"這兩個字
問了阿裕師傅他似認真似搞笑的回答 這是"最好"的台語發音
他另外提到另一件制服上繡著的是"地物" 地物的意思是名產
他期許自己能夠朝著成為台中握壽司地物的目標努力邁進
讓人只要提起握壽司 就一定會想到水竹....
做料理 的確就是要有這樣的熱誠啊